端
午
五
月
初
五
中
国
传
统
文
化
节
日
端
午
端阳到,花枝俏,家家户户乐淘淘。
挂艾草,带香包,香香甜甜百福招。
竞龙舟,祭屈原,历史传承越千年。
源·端午来历
中
国
传
统
节
日
端午节是用来纪念屈原的,最早出现在南朝的《续齐谐记》和《荆楚岁时记》。据说,屈原投江后,当地百姓闻讯马上划船打捞,一直航行了很远却始终不见屈原的尸体。那时,恰逢雨天,湖面上的小舟一起汇集在湖面上争相打捞屈原的尸体。于是便发展形成了划龙舟。百姓们没有打捞到屈原的尸体,又怕江河里的鱼虾吃掉他的身体,就纷纷回家拿米团投入江中,以免鱼虾咬食屈原的身体。这便形成了吃粽子的习俗。
纪·端午习俗
中
国
传
统
节
日
吃粽子
赛龙舟
佩香囊
悬艾草
雄*酒
咸鸭蛋
端午节作为中国传统四大节日,历史源远流长。民间各地端午习俗也不尽相同,通常较普遍的端午习俗有赛龙舟、吃粽子、佩戴香囊、悬挂艾草、饮雄*酒、吃咸鸭蛋,虽然各地习俗各不相同,但都是为纪念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屈原。端午文化在世界上影响广泛,世界上一些国家和地区也有庆贺端午的活动。年5月,国务院将其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自年起,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年9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批准将其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端午节成为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遗的节日。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