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先天性巨结肠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为啥有人吃蝙蝠,还花2万喝蚊子眼睛汤心理
TUhjnbcbe - 2025/6/11 22:14:00

四川有一家饭店叫“天下第一鲜”,能看到门口有硕大的陶瓷瓦罐。店里最贵的一道汤品,要元到元。原以为不过是瓦罐煨汤而已,顶多就是燕窝、熊掌等这种珍贵食材,但最贵的汤竟然是蚊子眼睛汤。

这道汤品贵在哪里呢?据记载这种汤已经流传了近千年,贵在入汤的食材,比较难找。

这道最贵汤品的原料竟然是云南的蚊子。‘云南十八怪,三个蚊子一盘菜’的说法估计大家不会陌生。店里的原料全是从云南进的,云南多蚊子,山区的悬崖峭壁上,生活着数不清的蝙蝠,专以蚊子为食。蚊子的身体被消化了,但蚊子的眼睛有一层角质层,消化不了,留在粪便里,有山民就带着工具,从悬崖峭壁上用绳子垂下来,到蝙蝠生活的凹坑处搜集粪便,再经过筛选、洗净、晒干,才得到一点蚊子眼睛。你想想,要多少蚊子的眼睛才能做一碗汤呢?再加上古代运输条件不发达,从云南运输到四川,成本自然就高了。

蚊子眼睛能做汤,堪称天下一奇。出高价买来喝,又是多强的猎奇心理。

如此种种。

人们为什么喜欢猎奇?为啥猎奇的程度会不同?有的人喜欢,有的人抵触,有的甚至到了疯狂的地步?

一、探究根源

从普通认知层面看,猎奇行为满足了人们感官刺激和快感的需求。

没有小说里的跌宕起伏的日常生活,平淡如流水。猎奇行为的传播,延续了当事人的快感,并且能从普通人震惊诧异错愕的表情里,得到了附加的愉悦。这就不难解释为什么现实生活中恐怖电影、玄幻网络游戏甚至黄色网文等文艺作品更吸引人。

从生物学角度来说,猎奇行为的存在,使得我们生存和繁衍的几率大大增加。

猎奇行为会促使我们参与更多的生活经历,这些经历的反馈,通过大脑这个信息处理装置,对信息进行不断的收集整理,不断调整自己的认知,对将要发生的事情进行预测,进而探索更新新的知识,从而更好地适应周围环境。更好地适应环境的个体,最终从群体中获胜,获得更多的生存和繁衍的机会。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猎奇行为的存在,使得我们延长正向记忆并缓解负面情绪。

年诺贝尔医学奖得主ArvidCarlsson研究表明,多巴胺是可以帮助细胞传送脉冲的神经传导化学物质,使脑内信息得以传递。猎奇心理与大脑中的多巴胺系统是相关的,猎奇行为的发生,可以增加多巴胺的分泌,使上瘾者感到开心及兴奋。当我们因为强烈的猎奇心而想要了解某个信息时,这个信息就成了一种“奖赏”,这时我们大脑中的多巴胺就会增多,我们便会因此有种满足和快乐感。除此之外,猎奇心理还能够延长记忆。对于某个事物,我们越是好奇,它在记忆中存留的时间就越长久。这样的过程,在心理学上,对个体的健康大有裨益。

总之,猎奇心理不仅使得我们生存和繁衍的几率大大增加,使得我们缓解负面情绪并延长记忆,更重要的是,驱动了人类的自我成长。

那是不是就意味着我们要一味追求猎奇呢?

二、一分为二

猎奇心理的正向的积极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因为相对于纷繁复杂无奇不有的大千世界,人类受时空限制,见闻和认知都是有限。人类对自然的认知仍是沧海一粟。但人类探索自然的脚步从未停止。猎奇是科学之母。哈佛大学哲学博士,第26任校长陆登庭曾说,如果没有好奇心和纯粹的求知欲为动力,就不可能产生那些对人类和社会具有巨大价值的发明创造。

坐落在美国费城的穆特博物馆(MutterMuseum),早在年就对外开放。现在是美国最古老医学院——费城医学院的一部分。按照大多数人的想法,博物馆应该是博雅高尚知识殿堂。但这座博物馆最有冲击力的,是他这一百多年来作为人类文明的载体,收藏了一些另类、猎奇的藏品。

在馆内,展示着近千种让人瞠目结舌的标本、模型以及古老医疗器械。其中还包括各种病变的器官、肢体、切片,各种畸形的胎儿。在这里,你甚至可以找到1斤重的前列腺、36斤的便秘巨结肠、66斤的卵巢囊肿,以及爱因斯坦的大脑切片和总统的肿瘤组织等。

这些藏品,对于现在的参观者,也是相当具有视觉冲击力的,可想而当初对人们的影响。收藏这些诡异标本的人,托马斯·邓特·穆特(ThomasDentMutter),不仅是博物馆的创立者,而且是一位受人尊敬和爱戴的美国外科医生,并非什么疯狂的科学怪人。

尽管都是出于猎奇,人们来到穆特博物馆参观。但进入博物馆后的时间里,人们都会在藏品之前驻足,隔着玻璃杯,仔细阅读着标本的标签,了解藏品的来源、病理,探究这些疾病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就在这个探究的过程中,参观的人的观念被潜移默化的影响。一个个有血有肉的人,一段段医学发展史,一场场人类对抗疾病的战争史,缓缓地从这些奇异的藏品背后,展现在人们面前。

看着这些让人不适的病理学标本,我们才惊觉在死亡和疾病面前人类不曾有过真正的尊严,最真实也最直抵人心。但值得庆幸的是,其中一些被那个年代认为是骇人、且无法医治的疾病,已经被现代医学克服,再也不是什么值得被“展览”的怪病了。

不可否认,猎奇心理有其正向的积极作用。但事情总有两面,过犹不及,万事有度。如果猎奇心理超出了“度”,或者根本上就变了“质”,将会铸成大错。华南海鲜市场的那个吃蝙蝠的人,就是超越了猎奇心理的边界,打开了潘多拉的魔盒,引发疫情,造成巨大灾难。

当你凝视深渊的时候,深渊也在凝视你。那些喜欢猎奇事物、追求刺激,高度依赖于多巴胺分泌产生的愉悦的群体,心理年龄普遍偏小,如果碰巧对特殊的违法事物抱有强烈的猎奇心,再加上主观自制力较弱,就容易被犯罪分子利用。另外,当这类群体无节制的猎奇,感情和欲望超越理智,沉溺其中无法自拔,丧失意志,行为放荡,最终也会陷入玩乐至上的陷阱,最终也会导致犯罪。

马克思于年《黑格尔法哲学批判纲要》一文,首次提到“精神鸦片”。精神鸦片可以解释为一种长期的依赖性,这是一种可以麻醉人的意志的东西。如不良的网络游戏,不良传媒和舆论导向等等,都能把人引入歧途。“精神鸦片”就像鸦片的作用一样,很容易把这类人带入一种虚幻世界,从而使其迷失了理智,隔绝现实世界,阻断正常的思维和健康的思想。轻者会出现神经错乱,精神失常,重者会做出有悖于常理、坑人害人害己的事情,最终走上灭亡的道路。

所以,作为大众,我们应该提高自身审美情趣和鉴赏能力;学会充实精神生活,转移兴奋点;作为媒体,应当引导大众理性追求新奇事物,不要违背社会规范加强行为控制,并发挥大众传媒的正确导向作用,以发挥猎奇心理的积极作用,避免其消极影响,促进社会健康的发展。

三、结语

穆勒说,青年的朝气倘若消失,前进不已的好奇心已衰退,那么人生就没有意义了。人类通过猎奇,进行一种自我拓展和探索,尽管对当前人类来说,很多方式让人瞠目结舌,并且很多事非专业地去猎奇,会造成一定意义的困扰和麻烦。但这些对不同事物、不同答案和看法的探索,会让人类审视自己,探究世界,探索未来,从而发现无限未知的可能。

1
查看完整版本: 为啥有人吃蝙蝠,还花2万喝蚊子眼睛汤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