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应该吃什么药 http://m.39.net/baidianfeng/a_4342832.html他有“中国小儿外科之父”之称,是中国工程院资深院士。
他曾获国际小儿外科“丹尼斯布朗”金奖。
他亲自动手创造和改良了50多种小儿疾病诊断手术器械。
他为了治愈小儿皮下坏疽症,拿自己的女儿开刀试验,从而使中国千千万万的患儿得以康复。
他为了消除生病儿童的痛苦和紧张,专门学了小魔术。
病号进门,他永远起身相迎,并详细讲解病情,临走,也肯定微微躬身相送。
他今年已经岁高龄,医院不让他出门诊,但他坚持查病房、做研究、为年轻医生授课解惑,尽自己最大的能力,为儿童医疗事业散发光和热。
他就是张金哲医生,一个真心爱孩子,为了小儿外科事业奉献了一生的人。
年,张金哲毕业于上海医学院,医院的外科实习医生。
一天夜晚,在急诊值班的张金哲,迎来了一个不满一岁的小病号,那是张金哲初中老师的孩子,已经憋得小脸通红,喘不上气来了。
原来孩子得了白喉,想要救命,必须切开气管治疗。
然而,刚参加工作的张金哲,只在书上看到过这样的案例,他不敢动手,去找上级医师帮忙,上级医师也不敢给这么小的孩子做手术。
他们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孩子没了呼吸,却无能为力、一筹莫展。
没想到,更为惨烈的局面,是接下来的小儿传染病的爆发。
在那个时期,白喉、猩红热、皮下坏疽病这些耸人听闻的疾病,竟然盯上了新生儿。
最为致命的,是年流行的产房皮下坏疽症,新生儿一旦感染,2~3天后,整个背部全部皮下化脓,死亡率几乎%。
看着一个个娇嫩的生命不堪病痛的折磨,黯然离世。张金哲食不下咽、卧不安寝,他大量翻阅医书,研究病情。
最后,他制定了一个方案:在细菌大面积扩散之前,切开患处,把脓血排出来,或许能挽救新生儿的生命。
但是方案递交上去,中西医都觉得这个想法太大胆,不敢冒这个风险。
就在这时,张金哲出生不满三天的二女儿,竟也感染了皮下坏疽症。
张金哲决定用自己的方案,对女儿进行手术治疗。
“我就给我女儿剌了一刀,好了!”
回忆往事的张老云淡风轻,我们可以想象,当时一个父亲给女儿动刀时,是怎样的忐忑和紧张。
幸运的是,女儿的手术成功了,这是中国有史以来第一例治疗坏疽成功的案例!
这种治疗方法迅速传遍全国,坏疽症的死亡率由原来的%降低到5%。
那是中国小儿外科最黑暗的时候,张金哲却拿自己的女儿开刀,为小儿外科的发展迎来了希望的曙光。
黑暗过后是黎明,张金哲这一刀,切开了黎明的序幕,
新中国成立了,小儿外科终于迎来了它的正式问世。
年,第一届全国卫生工作会议召开,建立小儿外科是本次会议的重要任务。年仅30岁的张金哲,自告奋勇接下这个重担。
小儿外科的牌子挂上了,病床也申请过来五张。
但是病人呢?
张金哲每天把科室打扫得干净整洁,坐在办公桌上认真研究吸收小儿外科的相关知识。
只是,他的眼睛却忍不住盯向门口,这一盯就是三、四个月,却没有盯来一个病人。
就在张金哲医生焦虑难安的时候,发生了一件事,让濒临倒闭的科室,和被拯救婴儿的生命一起,重新焕发了勃勃生机。
那天,产科病房的护士长抱着一个“双头婴儿”焦急地找到了张金哲:“张医生,快来救救这个孩子。”
原来,这个孩子出生后没有喘气,家长看到孩子两个脑袋,以为孩子因畸形致死,便把孩子丢进了污物桶。
结果没过多久,污物桶里传来了一阵哭声,护士长赶忙抱出孩子,送到了张金哲这里。
张金哲仔细给孩子做检查,发现孩子不是真的两个脑袋,而是患了一种“脑膜膨出”的病。
“这个是小问题,动一下刀就可以解决了!”张金哲很快给孩子动了手术,外科病房有了第一个小病人。一周后,孩子恢复良好,活力满满。
张金哲的名字伴随着“双头婴儿”蓬勃的生命力,传遍了北京城,小儿外科声名大振。
人们终于对“开刀能救命”不再恐惧,小儿外科诊室终于被人们所接受,张金哲松了一口气,他的理想终于在共和国的土壤里,开始生根发芽了。
自此,张金哲医生正式踏上小儿外科这条路,并无怨无悔走了一生。纵然困难重重,道阻且长。
年,医院建成,受著名儿科专家诸福棠教授之邀,医院任外科主任。他终于可以放开手脚,大干一场了。
那时的中国百废待兴,小儿外科也是从零开始,西方国家对我们实行医疗技术和器材封锁,根本不卖给我们。
国外的小儿静脉注射麻醉术已经成熟,我们却连一根硅胶管都没有。
这导致我们只能做一些简单的手术,对危重复杂的病患,没办法给麻醉,就没办法进行手术。
张金哲明白,一切只能靠我们自己。
翻阅大量医书,请教麻醉专家,和同事们进行无数次试验,张金哲首创了“基加局”麻醉法:对孩子进行基础麻醉,在保证孩子熟睡的情况下,可以自主呼吸,又感觉不到痛楚。
麻醉的问题解决了,医疗器械自然也难不住爱动脑动手的张金哲。他把家里的书房,改造成了一个四平方米的“小作坊”,再根据手术需要,研制相应的医疗器械。
这一年,张金哲接诊了“先天性巨结肠”病人,患者肠子不能正常蠕动,无法排便,如果不进行手术治疗,患者就会被排泄物活活憋死。
在当时,这种病患只能“开腹造瘘”的方法治疗,即给患者挂个袋子用于体外排便。
可随着年龄增长,患者术后需要长期护理,对于那时的经济条件来说,有几个家庭能有精力护理这样的患儿一辈子?这个结果很多家长不能接受,甚至因此放弃手术。
医者仁心,不仅仅体现在为孩子看病上,还在于能看到病人家庭所遇到的困难,并设身处地为他们思考最佳解决方案。
张金哲决心根治病症,解决这个难题。
经过反复思索研究,他发现改进手术器械是关键。
他下班回家,就一头扎进工作坊里,细细琢磨,用心制作,后来,他在用抽屉拉环时受到启发,精心设计出了一把钳子。
利用这把钳子,可以直接把肠子拖出体外进行手术,彻底解决了这个难题。为此,这把钳子得到了一个朴实的名字,叫做“张氏钳”。后来,这把钳子成功救治了很多患者,还被推广到了国外,在全世界流行使用。
哪一种目标的实现,不需要披荆斩棘、竭尽全力?一个人实现理想的决心便是,纵然步履维艰,决不轻言放弃。
在张金哲不到四平方米的工作坊里,不但有“张氏钳”,还有“张氏膜”、“张氏瓣”,50多种针对病症而发明改造的医疗器械,都在张金哲的巧手下诞生了。
对于这些器械,有人让他申请专利,他却说:“版权没有,欢迎翻印”。
他不为求取名利,只为推广,让更多需要的孩子少受一些苦,这就是医者仁心。他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对孩子真挚的爱。
“一个好的儿科医生,一定是一个爱孩子的人。”他以自己一点一滴的行动,践行着他的格言。
为了让孩子就医时不再害怕,他去学习变一些小魔术。看诊的孩子被他逗得咯咯笑,亲切地叫他张爷爷。
他为孩子听诊之前,会先把听诊器焐热,再放到孩子身上;为孩子做检查,也先把自己的双手暖热,再去跟孩子的身体接触。
“病人来找你,是以性命相托。”所以,不论年龄多大的家长,他都起身相迎,并且为家长拉好椅子,告别时,他亦起立躬身相送。
他制定的接诊八字诀:对孩子“多哄少碰”,对父母“多教少替”。他的上衣口袋里,除了听诊器,还有很多小纸条,上面写着小儿常见病的症状。
他说:让家长多了解孩子的症状,他们知道我们怎么治疗,心里就不害怕了。
医者仁心,张老的大爱,是不辜负每一个孩子家长的信任,和每一个患者成为朋友。
一个优秀医生只是萤火之光,一群好医生才是满天星辰,才能带来更多希望。直到96岁,张金哲仍然坚持授课,为学生答疑解惑,倾囊相授。
在他的带动下,中国小儿外科从无到有,直到站在世界的前列。
如今,张老已经岁了,医院为了照顾他的身体,从99岁起,不让他出门诊了。
但是他舍不得闲下来,他说:“我还能查房啊,我的身体还好着呢,走路都不用扶。”说完,率先走到前面,像一个出征的将*,精神矍铄。
每看到一个孩子,张老就会露出和孩子一样纯真的笑脸,那种发自内心的开怀,足以感染每一个人。
他说:“只想为孩子做点事”。他经常嘱咐后辈:我们的目标是“儿不痛,母不悲”。
所谓高风亮节,只因根在大地。
张老让我们相信:真的有一种人,肯把自己给出去,从而造福万民。
百年国士,历尽艰辛,当今盛世,终于如您所愿。在一代代医学传承下,我们已拥有先进的医疗设备,一流的医疗技术,那些能够威胁孩子生命的疾病越来越少,孩子的笑脸越来越多。
只愿托起祖国几代儿童成长的您:快乐无忧,福寿安康。您的慈悲,曾经洒满大地,如今福满人间。
参考资料:纪录片《共和国医者》第一集;纪录片《人民的医生》第二集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