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誉院长邱德光在开学典礼上致辞
年8月22日至8月23日,首期光学设·研学班在杭州洲际酒店国际厅正式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多位设计师齐聚一堂,围绕建筑/室内/软陈/艺术多个版块,共同进行了为期两天一夜的课程学习。
与此同时,《HOMEitalia》权威推广与国际游学班也在紧锣密鼓的筹备之中,期待为大家带来更丰富的学习形式。(*详见文末)
活动现场
本次研学班具体包括三个主题演讲、一次设计夜谈与一次设计对谈。来自多个领域的资深导师陆蓉之、庄子玉、李玮珉、邱德光轮番上阵,以个人观察、实践经验为蓝本,在多个维度为学员们展开了丰富的设计思辨。
-课程回顾-
《人工智能时代的美学嬗变》
主讲人:陆蓉之
8月22日上午,著名艺评家、华人首位女性策展人陆蓉之首先讲述了她的时代美学观。从极简主义到极繁主义浪潮的往复,到艺术商品化、产业化趋势,再到智能产品的普及,她从容不迫,娓娓道来,其间还不忘幽默调侃,引得现场笑语不断。
课堂语录
■现代主义艺术教育里艺术是神圣的,要求为艺术而艺术。但我要说,赚钱真的很棒。好的艺术家、设计师为什么不能赚钱?取之有道而已。
■消费是大众的娱乐,所有产值都在未来的娱乐里。随着互联网、大数据等趋势的流行,21世纪会进入一个空前的极繁主义时代。曲高和寡,不过是因为农业时代知识是贵族的特权,审美标准被高度限制。未来是一个曲高和众的年代,你准备好了没有?
■在今天的环境下,作为一个艺术家,作为一个设计师,我们所面对的环境——"界"的定义已经被改写了。你是一个成熟的艺术家并不代表你是一个成功的企业家,"IP"变成了一个重要的营销手段。
《从中国形式到中国叙事》
主讲人:庄子玉
8月22日下午,建筑师/德国RSAA设计集团合伙人庄子玉带来演讲《从中国形式到中国叙事》。他以建筑为主体,结合室内设计、景观等多个方面,通过近年的设计实践展开了对形式(最后呈现的图纸)背后——叙事(需求、内容)的深入探讨。同时,他也谈及了在中国当代设计的大背景下,对未来设计产品的个人思考。
课堂语录
■为什么美女长得一样、没有个性,大部分人还是喜欢呢?在生物学的整个进化基因里面,它趋于一种平均态,追求稳定感,人类在审美上也就会趋同于喜欢某种形式。■当代的矛盾是,我们真正的消费信息内容全部在手机设备上,对具体设备的需求和物理空间的需求非常小。与此同时,我们的城市却在急剧扩张,而真正的物理空间其实内容需求非常空洞,建筑设计缺乏足够的内容被消费和体验。■我觉得我为大家讲述的不是“拿来主义”的方法和理念,而是在讲述属于当代中国人自己的故事,站在未来,设计过去,用前瞻性的眼光,梳理城市的文脉,讲述过去的故事。
《新装饰主义vs旧空间思维》
主讲人:李玮珉
8月23日上午,著名设计师、建筑师李玮珉分享了装饰主义与空间思维的辩证关系。他大致梳理了从中世纪晚期到现代、当代的主流设计思潮,并以经典城市建筑景观、其建筑老师代表作,以及他的个人项目为例展开进一步的阐述,揭示了装饰与空间密不可分、不断互动与支撑的整体关系。
课堂语录
■为什么今天的符号跟空间的对比会变得那么尖锐?中国市场主要的操作环境里,房型都是南北通透,空间本身已经被僵化了,你只能在符号上动脑筋。所以在做样板房时,我们所有的工作全部是在拼命去打破那道墙,在尽可能的情况下去组织这个空间,重新让墙面赋予整体空间不同的意义。■今天所谓的符号、空间架构是互相结合在一起的。面对同一座房子,每个建筑师的各方面设计都不是割裂的,它的形式、造型,它所要传达出来的文化意义,全部结合在它的整体设计里面。■我并不是用敲锣打鼓的方式帮你把房子卖得更贵。每一个空间可能都有一个待发现的东西,我们做的工作就是把它发掘出来。
《室内设计与艺术的关联》
主讲人:邱德光
8月23日下午,邱德光设计、德光居家居品牌创办人/光学设·国际设计学院名誉院长邱德光压轴出场。区别于陆蓉之对艺术美学风潮的把握,邱德光以艺术与室内设计的适配展开论述,系统分享了自己观察与实践所得的经验方法,为设计与艺术的整合提供了可资参考的范本。
课堂语录
■你懂了艺术的时候,你的设计就会充满张力,而且千变万化,不会陷入同质化。■生活艺术是“生活方式”的一种,是个人“如何在生活上表现”自身的内在美学和艺术感。■所以什么是设计,什么是空间,什么是艺术?它已经没有界限了。以后最厉害的人不是建筑师,不是艺术家,是一个会说故事、做整合的设计师。
《设计夜谈-设计师成长之路》
嘉宾:沈雷、邱德光、庄子玉
《设计对谈》
嘉宾:邱德光李玮珉
主持人:于颖
-问答节选-
Q:怎样的空间符号或者装饰会更加具有特色,更加标新立异?虽然南北客户接受存在较大差异,但主流风格难免千篇一律,怎样才能更好地突破室内装饰符号,形成很强的辨识度?李玮珉:问题里的标新立异好像是优点不是缺点。对于很多年轻人来说,标新立异变成很重要的生存的方式,我不标新立异我没有办法生存,似乎价值的差异就是在标新立异上面。邱老师和我都觉得这是个问题,纵使换个名目叫突破、与众不同,或者创新,固化的意义并无区别。这个社会成名似乎很容易,尤其是演艺圈里有些人就靠着一张漂亮的脸。当有太多不需要内涵,只需要外表都能获取大量利益的存在的事实的时候,对年轻的设计师会是一个重大的挑战。外表,或者说标新立异被过分重视,但是偏偏标新立异、原创这件事不能用形式的标准来判断。原创是发自内心的,当你真正做得不一样的时候,它就是不一样的,所以我觉得把标新立异作为一种商业策略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如果作为一种专业的衡量标准时候可能会有问题,不是最恰当的。各位两个都可以掌握,做商业策略和做好的室内设计师两码。邱德光:到了这个年纪,我们看过很多东西,学过很多东西,做出来的东西可能是标新立异,也可能不是,但大多数都是沉淀之后出来的产品。对年轻设计师来说,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你要沉淀,而且要学很多东西,目的不是为了标新立异,而是从不同的生活理念得到一些养分。这些养分你也不必期待马上可以创作出标新立异的东西,但是你学的越多,发挥的东西就越多,沉淀出来的内涵也越扎实。目前的设计圈子是很混乱的,很多人喜欢标新立异,包括穿衣服也是,怕人家不知道他是谁,但很可能昙花一现,因为标新立异是很容易过时的,沉淀才是永恒的,这是一个忠告。
-结业典礼-
8月23日下午,随着邱德光老师分享的结束,首期光学设·研学班迎也来了结业典礼。光学设·国际设计学院名誉院长邱德光亲自为现场全体学员颁发毕业证书,并与大家合影留念。
两天一夜里,不同的视角相互比照,纷呈的故事错叠交织,认知在不断打破、重组、解构中迭变出新的象限。不满足于已知,不畏惧于未知,所有的观点与存疑自在其中,只有启发而无限定。
-学员感悟-
不做设计万象的定义者,只做设计思维的启发者,这是光学设创立以来的愿望之一。在首期光学设·研学班结业典礼圆满落幕后,我们通过多方学员的学习反馈,了解到本期课程得了大家的广泛认可。这是我们课程的价值所在,也是我们前行的动力所在。
“这次学习对我来说意义深刻。设计不是简单的空间布设,色彩运用,以及功能区分,更重要的是要学会如何去融合整体,从绘画、雕塑、结构、空间,再到潮流、艺术、环境、环保、人文,方方面面都要融汇贯通。发现自己还有很多东西要学,从零开始,保持对设计和生活的谦卑态度,才能做更好的作品。”
——设计师彭辉
“这次来的收获,除了感受到各位老师深厚的文化功底,还发现他们能够将自己的所见、所感,运用到每一个案子当中,并且通过很强的逻辑性,将每一个点串联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故事!这样从叙事展开,以作品结尾!”
——设计师孙王陈
左右滑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