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6日,由北京医学会主办的“第二届首都医学创新与转化大赛”决赛在京举办。北京医学会遵循“依靠专家、突出创新、全面考核、择优奖励”的原则组织各行业多级评审,层层选拔,现场答辩,最终我所普通(新生儿)外科副主任马立霜教授的项目“先天性膈疝等重症高危儿多学科联合诊疗创新体系的建立及推广应用”荣获优秀项目组三等奖。科技处处长、心血管内科李晓惠教授的项目“一种用于预测儿童川崎病治疗反应性的试剂及其应用”、普通(新生儿)外科孔赤寰主任医师的项目“一种结肠内减压引流管及引流装置”、普通(新生儿)外科刘永艳主管护师的项目“一种新生儿自主排气引流计量造口装置”荣获优胜奖。
马立霜教授的项目“先天性膈疝等重症高危儿多学科联合诊疗创新体系的建立及推广应用”创新性开展以先天性膈疝为代表的重症高危畸形儿多学科联合诊疗创新体系。创建先天畸形救治绿色通道;带领团队深入到产院手术室为产前诊断重症高危胎儿%提供出生待产,实现产儿无缝衔接。创新性开展低体重、早产、危重症新生儿膈疝等微创腔镜手术,使腔镜手术成为新生儿常规技术,危重症膈疝术后存活率从50%提高到91.5%。创新建立了一套标准规范操作流程,重症高危畸形儿救治体系已经覆盖整个北京,并向全国推广,起到很好示范作用。
李晓惠教授的项目“一种用于预测儿童川崎病治疗反应性的试剂及其应用”研究开发出针对川崎病(KD)患儿发生静脉注射人免疫球蛋白(IVIG)无反应易感基因(SMAD5、PLA2G7和/或IL-1B)的检测试剂。根据基因检测结果联合实验室指标的预测模型有助于尽早识别高危患儿并及时干预,改善患儿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孔赤寰主任医师的项目“一种结肠内减压引流管及引流装置”聚焦新生儿期和婴幼儿期先天性巨结肠及类源病的患儿,在以往人工肛管排气、洗肠或肠造瘘,缓解腹胀效果不能持续,有可能导致医源性穿孔,增加了根治手术难度的基础上,通过临床实践首创结肠内引流减压装置,仅通过肛门置入特制的减压引流管就可以达到多项治疗目的。不仅有效的持续缓解腹胀,还增加了患儿的营养和体重,为一次性根治巨结肠创造了必备条件。
刘永艳主管护师的项目“一种新生儿自主排气引流计量造口装置”聚焦由于疾病的原因如坏死性小肠结肠炎,胎粪性腹膜炎,先天性肛门闭锁等需要急诊造瘘的患儿。现有造口袋从底端开口,排便后直接清理,没有计量功能。经过操作改良创新性地制作出一种新生儿自主排气引流计量造口装置,可实时记录新生儿患者大便情况,及时引流避免渗漏,同时可吸收造口袋内气体和异味,放置胃管,方便造口患儿洗肠排气等操作。
本届大赛以“优秀科研成果扶持孵化,促进专利转化量产落地,推动临床应用”为主旨,通过创新难度、应用程度、可实施性、应用效果与效益、获奖及专利等情况全方位多维度考量,旨在推进北京科技创新建设。
自年以来,我所积极推进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工作,专利数量与质量均有显著提高。我所首次参加成果推广应用类比赛并取得了较好成绩,更加坚定了所院医、技、护及科研工作者追求真理、勇攀科学高峰,积极投身科技创新,攻克关键核心技术,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的信心。
文
任琳
编辑
宣传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