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扇铁门,隔离了重症医学科病房(ICU)与外界,15名医务人员围绕着6名患者一刻不停地忙碌着,不分白天与黑夜。滴答作响的仪器声成了背景音,护士们在每个患者的床旁,仔细地观察着病情的变化,一旦出现危急情况,所有的人都被动员起来,踏上与死神搏斗的战场。
这群身披白衣、随时能战的战士,就医院重症医学科(ICU)团队。这里收治的多是生命垂危的重病患者或者需要密切观察的术后患者,医务人员技术高超、医德优良,是用爱和担当谱写了生命的赞歌。
用实力护航生命
王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年1医院ICU的建设中,作为从事心血管病专业多年的专家,这是一个新的挑战。“在近5年的时间里,从当时的‘一穷二白’发展到现在,我们一直在学习。”王家声笑容凝聚了ICU团队发展的点点滴滴,这个中年汉子声音厚重。护士长张庆梅说,“ICU收治的都是急危重症患者,要求我们反应快、动作迅速,我们主任不仅技术好,而且很冷静,临危不乱,是我们的将*。”医院许多科室干过,有着丰富的护理经验。可以说,ICU团队的每个人都有不俗的技术实力,护士王延芳还荣获了全市重症护理比赛二等奖。
回忆起入住ICU的第一位病人,王家声印象深刻,那是个因为慢性肾功能衰竭又突发脑出血的病人,病人需要接受按时血液透析,需要充分抗凝,但是抗凝又不利于脑出血的治疗。王家声经过考虑,决定改变透析模式,17天后患者顺利出院。“ICU收治的患者大多数都有多项疾病,治疗就是寻找能够让他们身体维持运转的平衡点。”而要维护这个“点”的平衡并让患者的身体逐渐康复,并非一件易事。王家声带领团队不断提高技术实力,创造了很多生命的奇迹。曾经有位91岁的老先生,因意识不清1周入院,诊断为脑梗死后遗症、肺炎、脓*性休克、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经过医护人员半年多的精心护理,老先生出院时意识清醒、言语清晰,认识亲属,能正常交流。
经过多次磨练,医护人员配合十分默契。遇到需要紧急抢救的环节,大家就一起努力。有一次,他们连续为一个心脏骤停患者进行了2个多小时的胸外按压,患者的心跳恢复了正常。还有一次,他们遇到一名一周内4次心脏骤停的患者,经心肺复苏、多次电除颤抢救成功。为把握心脏停跳4-6分钟抢救的*金时间点,每一次医务人员都是迅速响应,外人看来惊心动魄的时刻,在他们看来已习以为常。
用爱心温暖心灵
年,弃婴王昌琳牵动了聊城人的心。3月30日,她医院门口,被病人发现。医院会诊初步判断是先天性巨结肠,情况比较危险,于是转入重症医学科ICU病房,待病情稳定后再进行手术治疗。小昌琳的婴儿床被安放在值班室,医护人员成了小昌琳的临时父母,每天给她换尿布、喂奶、哄睡、洗澡、抚触,哭了就抱起来逗她,有时还要抱着她工作。刚送来时,她腹胀如鼓,经过禁食和引流,身体大有好转,手术前医护人员每日人工帮孩子大便,手术后等孩子恢复健康才送到福利院去。
小昌琳在这里住了四个月才走,医护人员跟她建立了很深的感情,称她“小妮妮”。“其实,我们照顾其他病人也像照顾小孩一样。”因为患者没有家属陪护,除了正常护理之外,护士们还要照顾病人的生活,像喂饭、洗脸、洗头、刷牙等,还要按时给患者翻身、吸痰,避免他们因长时间卧床出现并发症。针对不能说话的病人,护理人员制作了小卡片,让患者指认上边的图画来满足患者需求;为了保证互利效果,他们特制了病号服和棉花护肩。“ICU工作是个良心活,很多工作如果做不到位,表面可能也看不出来,但我们都是按照规范操作。”张庆梅说,他们的付出得到了患者家属的认可,有一位老先生在ICU治疗多日无效去世,但患者家属依然十分感激,走之前朝王家声磕头表示感谢。
虽然ICU只有6张病床,但每张病床前都有护士专门值守,一旦出现严重问题,立刻呼叫医生,进行抢救。所以,15名医护人员的脑子里,时时刻刻都记着这些病人的情况,甚至比家中琐事记得还准,“一喊就到”成为他们的工作常态,王家声常教育大家要“讲奉献”。
采访结束,已是中午12点,但大家都没有离开,他们笑着说“上班有准点,下班没准点”。“只要患者有生命希望,我们就永不放弃;患者康复,是我们最大的心愿”这是护士长张庆梅汇报材料上的一段话,更是他们的真实写照。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李*通讯员张绪江王浩庆